为了更加科学、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及时掌握水环境变化情况,建立健全水环境长效监管机制,增强水污染预报预警能力,促进水环境改善,结合天津市水环境水质管理现状和科学发展需求,天津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在原有的排水监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理念,通过实施水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主要区域重点断面水体、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排水管网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区域性水质污染事故,区分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责任、核定污染物减排指标考核依据,提高涉水事故快速反应能力,为政府水资源、水环境提供精细化管理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手段。
一、天津市水环境情况及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必要性
《2013环境状况报告》显示,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系的国控断面中,I-III类、IV-V类和劣V类水质的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其中,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
《2014环境状况报告》显示,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天津市一直是缺水型城市。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主要流域水体的水质体上呈恶化趋势,市政府虽加大了整治力度,但由于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缺乏及时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及监控管理手段,所以往往造成管理滞后、治理被动的不良局面。
2009年,天津市水务部门对22条入境河道监测显示,除“引滦”工程输水河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他河道水质均属V类或劣V类;河道水体污染仍比较严重。中心城区部分地区存在雨污混流,汛期污水随雨水入河,形成污染;城乡结合地区仍存在污水直排等现象。
2010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确定了“清水工程”为本市重点工程,同时确定了“水清、水满、水流动”的建设目标。 通过几年工程实施,市区内河道水质不仅从感官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根据排水监测机构常年来化验室的监测数据显示,河道内水质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受化验室的监测频率的影响,不能及时地反映出水质真实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