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工作的前提是要通过资质认定评审组的审核。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实验室要进行资质认定和计量必须对其用于检验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仪器、仪器校准。
检验设备是实验室检验检测活动*直接的工具、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也是实验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保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条款规定“实验室应正确配备进行仪器和/或仪器校准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要的所有抽样、测量和检测的设备。”因此,实验室应依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内容和规模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并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和/或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提升不仅依赖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环境条件的保障,更取决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可靠。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之5.6.1条款规定:“用于仪器检测和/或校仪器准的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的设备),在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和/或校准。”
一、仪器设备、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前提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检测结果的公正性。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必须根据设备预期使用的目的和其自身计量特性,制定周期性和/或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以保证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实验室长期保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时、有效。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计量性能发生偏移,有可能出允许的误差范围,给检测工作带来风险。
因此,保证检测机构能够真实、准确、有效地出具检测、仪器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前提就是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使出具的数据具有好的可溯源性。
二、仪器设备、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主要手段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规定“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或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设备在投入服务前应进行仪器校准或核查,以保证其能够满足实验室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或校准”。
为保证检测设备出具量值的准确可靠,实验室所有检测设备均能溯源到*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即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一)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量值溯源的目的就是强调所有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都能*终溯源至*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即SI单位的复现值。确保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计量器具在投入使用前经仪器或仪器校准,从而确定示值误差,确定在预期的或要求的范围内,并提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调整计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确保实验室检验检测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量值溯源是要求用于测量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经过相应的计量标准校准,这种或校准自下而上按照实际的准确度要求逐级往上追溯求源,直到*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二)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形式,将*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值经各级计量器具的形式将*基准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所测得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确保被测对象所测得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的过程。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确保被测量值的准确一致,而且有连续比较链构成的溯源链类似于量值传递系统,量值传递是统一计量器具量值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三)实施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方法即和校准,和校准是实施量值溯源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是量值传递的重要手段,作为比较链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看成是在进行量值溯源;反之校准是量值溯源的重要手段,但以开展校准活动作为比较链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通过计量标准在进行单位量值的传递。通常采用,但有时没有计量规程,也可以通过校准实施管理。大量计量器具可实施校准,按我国《计量法》规定,非强制也可以自行进行,以通过计量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可见与校准都是实施计量溯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进行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环节。
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重要手段
(一)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测量仪器核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测量仪器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的一种核查。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对期间核查有如下规定:
5.5.10条款中要求“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6.3.3条款中要求“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JJF1069-2012《计量机构考核规范》中7.6.3.3条款中提到:“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或核准状态的置信度。”
期间核查可确认上次或校准时的计量特性是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便及时发现其量值失准并缩短后的追溯时间,尽可能降低风险和成本,确保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和有效。
(二)期间核查与核准或的区别:
1.校准或是在标准条件下,通过计量标准确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状态。而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校准或之间,在实际工作的环境条件下,对预先选定的同一核查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测量,考察测量数据的变化情况,以确认其校准状态是否继续可信。
2.校准或必须由有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用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按照规程或规范的方法进行。期间核查是由本实验室人员使用自己选定的核查标准按照自己制定的核查方案进行。
3.期间核查不能代替或校准。或校准是用高一级计量标准对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进行评估,以获得仪器量值的溯源性。而期间核查只是在使用条件下考核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有无明显变化,由于核查标准一般不具备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性能和资格,这种核查不具有溯源性。
4.期间核查不是缩短校准或周期后的另一次或校准,而是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对测量仪器是否依然保持其校准或状态进行的确认。期间核查的目的是获得测量仪器状态是否正常的信息和证据。在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条件下,希望用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测量成本。因此期间核查的方法,只要求核查标准的稳定性高,并可以考察出示值的测量过程综合变化情况即可。而或校准是要评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需要控制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使用经溯源的计量标准进行,或校准所用的计量标准的准确度应高于被校或被检仪器的准确度,成本较高。
5.期间核查还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核准间隔提供依据或参考。如果通过多个周期的核查数据证明某台或某类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始终受控,可以适当延长该台或某类测量仪器的、校准间隔。
在实验室的检测活动中,通常有一些使用频次高、性能不够稳定、使用环境恶劣或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例如:电子天平、材料试验机),必须对其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在检测活动中的计量性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