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Y1-C/4

发布时间:2020-12-11
YNY1-C/4

外墙处空调机的防护
>>>>防雷网格
以建筑高度为78 m的某第三类防雷高层住宅建筑为例,顶部的空调板和空调机应设置防直击雷措施,在上层空调板外边缘设置金属栏杆作为接闪器,使得空调机处于滚球保护范围内。

建筑物高度的80 %(即62. 4 m)及以上部位需要设置防侧击雷措施,因此,从60 m(20层)开始,顶层的空调板外沿应设置暗装接闪带,并与邻近的防雷网格连接;每间隔一层设置水平暗装接闪带,使空调板之间的空调机处于25 m × 6 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按25 m)接闪网格滚球保护范围内。室外空调机的防侧击雷措施示意图见图2。
>>>>
间隔距离核算
室外空调机的典型尺寸按800(L)× 600(H)× 280(W)计算,住宅空调板和空调机突出外墙时,参照国标图集11J930《住宅建筑构造》F49做法,见图3。
YNY1-C/4

漳州FYS4/B/385/4/100KA避雷器


        使金属体,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因雷击和其他浪涌引起的内部设施分流和感应的雷电流或浪涌电流泄放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雷电的特点是电压上升非常快(10μs以内),峰值电压高(数万至数百万。电流大(几十至几百千安),维持时间较短(几十至几百微秒),传输速度快(以光速传播),能量非常,是浪涌电压中具破坏力的一种,2浪涌保护器的分类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2.1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其工作原理分类,SPD可以分为电压开。 硅开关二极管与齐纳不同,其方向特性在击穿之后不能恢复,所以,主要利用正向特性进行极低电压的保护,限幅电压也为0.7V,当然,若用n个管子串联,可得0.7nV的限幅值,常用的国产管有2CK114或2CK115等。

漳州FYS4/B/385/4/100KA避雷器

核算空调机和防雷装置在混凝土中的间隔距离

式中:ki —— 取决于所选择的雷电防护装置(LPS)分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ki为0. 04;

   km —— 取决于电气绝缘材料,混凝土材料取0. 5;

   kc —— 取决于流经接闪器和引下线的雷电流,雷电流按两个方向分流,取0. 5;

     l—— 从选定的间隔距离的点沿着接闪器或引下线到近等电位连接点或接地点的长度,m。

按空调板不利情况计算长度,l1 = 1. 2 + 0. 6 = 1. 8 m,楼层高度l2 = 3 m(按每间隔一层设置水平暗装接闪带),即l = l1 + l2 = 1. 8 + 3 = 4. 8 m。

核算空调机和防雷装置在空气中间隔距离

为了提高顶层空调器防直击雷的可靠性,在顶层空调板外沿设置金属栏杆兼做接闪器,因此,需要核算顶层空调机和金属栏杆接闪器之间空气中的间隔距离。金属栏杆高按600 mm,km取1,l取4. 8 + 0. 6(金属栏杆的高度)= 5. 4 m。

可见,对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图2的布置满足间隔距离要求,可避免防雷装置对空调器侧闪。如果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为了确保对突出外墙的空调器实施保护,水平接闪器可每层设置,即间距3 m。

YNY1-C/4

        正常情况下,阀片电阻很大,而在过电压时,阀片电阻自动变得很小,则在过电压作用下,火花间隙被击穿,过电流被引入大地,过电压消失后。阀片又呈现很大电阻,火花间隙恢复绝缘,通常保护元件的数据仅提供冲击波形前沿为某一上升速率下的残压值,也即是其伏秒特性中的某点,远非其全部,这当然给保护设计带来困难,所以,必要时应测出保护元件的伏秒特性。至于被保护对象的伏秒特性更是无从可得,非亲自努力获取不可,难度自然更大一些,如果能这样,当时选择,倘若为了简化工作,按个方面要求,2.从上面的介绍可知,耐冲击能力强的保护元件其残压较高,动作速度亦相对较慢,反之亦然。而从线路袭入的过电压均具有较大的冲击能量,所以,设置在紧靠外线侧的保护元件首当其冲,应能承受产大能量的冲击,因而用气体放电管或压敏电阻为。 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具有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等,集成式多口视频防雷箱主要应用于综合控制柜内硬盘录像机,视频切割器等控制设备的集中防护,"电涌保护器"是"浪涌保护器"的同义词。
小结

当建筑物空调板突出外墙时,室外空调机的防护如下:

a. 顶层空调板应设高度不小于600 mm的金属栏杆,并与防雷装置连接。

b. 电涌保护器不属于家用或类似场所使用的电器,不应设于住宅用户箱内;所有空调机的金属外壳不应与防雷装置连接,避免引入雷电流。

c. 对于第三类防雷住宅建筑,突出外墙的空调器防侧击应间距6 m(每隔一层)设置水平暗装接闪带;对于第二类防雷住宅建筑,间距3 m(每层)设置水平暗装接闪带。

d. 室外空调板周边设置暗装接闪带,并与防雷网格连接。

室外箱变的防护

电涌电流的分配

当电源由室外箱变引至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时,GB 50057 - 2010   4.3.8条第4款要求: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室外箱变处如何设置电涌保护器呢?

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可能遭受雷击(S1损害源)时的地电位反击,也可能承受室外箱变及其埋地线路遭受雷击(S3损害源)的闪电电涌侵入。按照GB 50057 - 2010,通常可仅考虑更严酷的地电位反击危害。

YNY1-C/4

  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距离可按需要,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型间隙,它的灭弧功能较前者为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为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达到正常工作的要求而进行的接地叫工作接地,开关型:顺态二极管⑸泄漏电流:它是指在反向变位电压作用下,管子中流过的反向电流。3.当进行多级保护设计时,注意的不能如图11所示那样简单的把几种具有不同耐流能力,响应速度元件并联在一起,以为它必然按我们所希望的G1→G2→G3顺序动作(放电,导通),实际上不一定如此,因为G3和G2的响应速度均高于G1,且其伏秒特性处于不同量极,GG2次之。G3.极可能出现G3先。 3)放电电流Imax(极限冲击通流容量)的选择流过SPD,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II级分类试验,Imax与In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是用8/20μ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对SPD做II级分类试验,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YNY1-C/4
如果不考虑其他服务设施分流的因素(或引入处采用非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线路)的前提下,根据电阻耦合原理,雷击建筑物的全部雷电流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和室外箱变的地之间分配,见图4。

根据相关试验,施加雷电流i为200 kA、10 / 350 μs雷电流,建筑物和室外箱变的接地电阻R1 = R2 = 30 Ω时,电力电缆长度分别取50 m、500 m和1 000 m,雷电流分布见图5(引自GB / T 19271. 3 - 2005 / IEC TS 61312:200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3 部分:对浪涌保护器的要求》,此规范已于2017年12月15日废止)。

在冲击电流的初始阶段,雷电流的分配由系统的电感确定,到冲击电流的波尾阶段,电流的变化率较小,电涌的分配将由系统的阻抗确定,即:

随着室外电缆长度增加,电源线路的阻抗增大,进入室外箱变接地装置的雷电流会相应减小。因此,雷电流的分配依据接地路径的阻抗分配,为方便估算,通常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极∞和室外箱变接地极之间按50 % — 50 % 分流原则。

shanghaiyaojin

 

上一篇:芜湖6ES7323-1BH01-...
下一篇:上海市上海市omron接近开关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