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质量检测有问题怎么办?根据厂房钢结构各系统检测及外观检查结果,构件的变形和外观缺损比较轻微,故建议作局部专项整治和技术处理。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处理措施建议如下: ⑴、对厂房吊车梁连接处裂缝和吊车梁上部开裂处进行修补,破损严重的区域进行炭纤维加固处理; ⑵、对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能由于柱基础承重结构主要在②层,柱基础开挖时杂填土未完全清除致使柱基础下部持力层中含有淤泥质土层,使得G列柱基础产生较大沉降。可对局部基础进行地基处理,建议采用压密注浆或锚杆静压桩的方法进行处理。注浆法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但污染大、有效处理范围难控制等特点;压桩法具有见效快、工期短、无污染、无噪音,但成本高、施工所占空间较大等特点; ⑶、在完成地基加固处理后,对个别结构变形标的柱子及屋面梁采取校正和加固措施; ⑷、对检测中发现严重变形和损坏的柱间支撑和钢屋面梁水平支撑进行修复或更换,在受损节点处应进行结构补强,对连接松动的螺栓需加固拧紧,缺少的螺栓务必做补全处理。
一、建筑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该房屋自建成以来未遭受火灾等灾害影响。 二、房屋建筑结构图测绘 该房屋无建筑、结构图纸,现场采用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等对房屋的轴网、墙体、门洞、窗洞、层高尺寸等进行测量,绘制出房屋的建筑结构布置平面图。 三、房屋倾斜检测 为了解受检房屋的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全站仪对受检房屋进行倾斜检测。 测量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所测点位东西向大倾斜率为向西倾斜2.06‰,南北向大倾斜率为向北倾斜2.40‰,各测点倾斜率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0‰(测量结果包含施工误差)。 四、房屋相对高差检测 受现场条件限制,未对受检房屋相对高差进行检测。 五、房屋结构损伤状况的检测 为明确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该受检房屋进行了完损检测。结果表明,该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连接节点基本完好,部分墙体粉刷脱落,钢屋架锈蚀。
kjshjh564fe
厂房承重检测的内容及流程:1、确定房屋的尺寸、位置及暂定使用荷载,检测房屋的轴线尺寸、层高,鉴定区域梁板结构布置。2、查看结构布置是否合理、构件传力是否直接等,检测鉴定区域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及楼板的厚度。3、采用钻芯法局部抽检鉴定区域梁、板、柱的混凝土强度,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鉴定区域梁、板、柱的钢筋配置情况和钢筋保护层厚度。4、检测厂房承重检测区域梁、板、柱等构件是否有裂缝,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是否已造成对结构的危害等。5、分析改造增加房屋对现状房屋的安全性能鉴定。依据*规范取值动力系数,根据检测、鉴定规范核定房屋的安全性能。6、根据实测建筑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根据检测结果、原设计图纸、*规范等,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的鉴定区域现有安全使用能力并复核其构造措施。7、对厂房承重检测区域的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遵循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编写鉴定报告,提出鉴定结论。
5、房屋结构损伤状况的检测 为明确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该受检房屋进行了完损检测。结果表明,该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各结构构件连接节点基本完好,部分墙体粉刷脱落,钢屋架锈蚀。 二、本次检测内容如下: 1、建筑的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调查建筑的使用功能及使用情况,了解是否有改变结构以及用途变更等情况,了解房屋的修缮历史等。 2、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测绘 现场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和钢卷尺等对房屋的轴线尺寸、层高、墙体的分布、门窗位置及尺寸等建筑结构布置情况进行现场检测。 三、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292-2015); (3)《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8)《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9);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2012); (12)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屋安全鉴定员在通过对现场勘查确定设备的尺寸、重量、运行荷载及布局,了解工厂布置设备区域的使用荷载是否满足原设计要求,查看建筑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构件传力是否直接,并通过抽取部份混凝土构件芯样送第三方检测单位试压获取混凝土强度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复核验算楼板承重能力。检查使用区域是否产生裂缝,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是否对结构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