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四大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一、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高强度
稳定 (30分钟漂移不过1%)
背景低 (低于特征共振辐射强度的1%)
二、原子化器
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两种类型: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
1、火焰原子化
由火焰提供能量,在火焰原子化器中实现被测元素原子化。火焰原子化系统将被分析溶液转化成自由基态原子并置于光路中。通常的方法是用雾化器将样品雾化,用雾化室将较大的雾滴滤除掉。
雾化器通过毛细管将溶液吸入,液流通过文丘里管撞在撞击球上,将溶液打碎,成为不同大小的雾滴。雾化室将大的雾滴滤除,剩下的小雾滴与火焰气体混合。雾化室对于雾化气与燃气混合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后,混合气到达燃烧头。为得到大灵敏度,使空芯阴极灯所发出的光尽可能多地通过火焰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如要得到某种元素的 高灵敏度,必须调整燃烧头的位置是该被分析元素的自由原子在火焰中密集的部分与光路重合。所有原子吸收仪都有调节燃烧头高度、前后及角度的机构,通过调整可得到大吸光度。在火焰底部,溶剂被蒸发掉,样品成为非常小的固体颗粒,进而形成基态自由原子出现在光路中。
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
锐线 :(发射线半宽〈 吸收线半宽)
2、石墨炉原子化器
常用的非火焰原子化器是管式石墨炉原子化器,管式石墨炉是用石墨管做成,是将样品用进样器定量注入到石墨管中,并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通电后迅速升温,使试样达到原子化的目的。它由加热电源、保护气控制系统和石墨管状炉组成。外电源加于石墨管两端,供给原子化器能量,电流通过石墨管产生高达3000℃的温度,使置于石墨管中被测元素变为基态原子蒸气。保护气控制系统是控制保护气的,仪器启动,保护气Ar气流通,空烧完毕,切断Ar气流。外气路中的Ar气沿石墨管外壁流动,以保护石墨管不被烧蚀,内路的Ar气从管两端流向管中心,由管中心孔流出,以有效地除去在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产生的基体蒸气,同时保护已经原子化了的原子不再被氧化。在原子化阶段,停止通气,以延长原子在吸收区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避免对原子蒸气的稀释。
石墨炉程序通常有下列三个步骤:
干燥:当样品被注入到石墨管中后,石墨管被升温至溶剂的沸点附近(略低于沸点通常为 80-200℃)。溶剂被蒸发,样品在石墨管管壁(或平台)表面形成一固体薄膜。
灰化:在该步骤中,温度升到一定温度,尽可能多地除掉基体物质,同时不能使被分析元素受到损失。灰化温度通常在350 - 1600oC。灰化阶段,固体物质被分解,使被分析元素成为难熔组份,如氧化物。
原子化: 第三步是原子化阶段,温度从灰化温度迅速升到原子化高温状态,使灰化阶段所剩下的物质分解、蒸发,形成自由原子基态云,出现在光路中。原子化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 分析元素的挥发性,通常在1700℃(钙)到3000℃(硼)之间。
石墨炉升温程序中干燥阶段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对是否能够得到佳分析信号及好精度,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过程中,对不同特性的样品,可能需要通过试验观察不同干燥时间及温度下所得结果,来找到佳参数。样品必须恒定地沉积在热解石墨管或石墨管平台上,得以充分干燥而又不损失或浸入石墨管的石墨层内,因此作为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观察样品的干燥情况,以正确地设置干燥参数。
采用石墨炉方法分析样品比用火焰法要花费更长时间,且所能分析的元素数量也较火焰法少。但由于石墨炉法可大大提高元素分析的灵敏度,因而应用领域广泛。
三 、分光器(单色器)
四、检测系统
作用 —— 检测光信号的强度
部件 —— 光电倍增管
要求 —— 足够的光谱灵敏度
原子吸收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通过测定某一具有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试样原子蒸气后被吸收的来测定被测元素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原子吸收光的波长通常在紫外和可见区。
原子吸收光谱测量
实际上,原子吸收光谱测量的是透过光的强度 I;即当频率为n、强度为I0的平行辐射垂直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汽时,原子蒸汽将对辐射产生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
2、准确度好
3、选择性高
局限性:难熔元素(如W)、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不能作结构分析,只能作组份分析
原吸法测定一个元素得换一个空心阴极灯作为锐线光源,虽然,目前已研制成新的光源——多元素灯,但多元素灯的稳定性、光源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不是很广。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
(1)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
(2)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
(3)当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该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区时,部分光被蒸气中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线性关系,从而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
仪器评价指标
(一)灵敏度
(1) 灵敏度(S)——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
的增量(ΔA)与相应的待测元素浓度(或质量)的增量
(Δc或Δm)的比值(工作曲线的斜率):
Sc=ΔA/Δc 或 Sm=ΔA/Δm
(2)特征浓度——指对应于1%净吸收( IT -IS)/IT=1/100的
待测物浓度(cc),或对应于0.0044吸光度的待测元素浓度.
cc=0.0044Δc/ΔA 单位: μg×(mol 1%) -1
(二)检出限——能检测出的待测元素的小浓度或小量。
用3倍空白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
cDL=3Sb/Sc 单位:μg×ml-1
Sb:空白溶液标准偏差
Sc(Sm):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即工作曲线的斜率
(三)基线稳定性
(四)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