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JH-T7 滴定法测胺值高氯酸滴定法应用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25

一、方案背景

在化工、材料等领域,胺类固化剂的胺值是一项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传统酸碱滴定法在测定碱性较弱脂肪胺的胺值时,存在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电位滴定突跃和终点难以判断的问题,导致结果准确性差。上海佳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JH-T7 结合高氯酸滴定法,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为胺值测定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1.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JH-T7具备高精度滴定系统,可控制滴定液添加量;拥有高灵敏度电位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电位变化;配置智能数据处理系统,能自动记录数据、绘制滴定曲线并计算结果。

2.非水复合电极:适配非水体系滴定,确保在冰乙酸等溶液中稳定、准确地测量电位。使用前需检查电极外观,无破损、污染,按说明书活化,保证测量精度。

3.10mL 滴定管:与滴定仪配套,准确量取高氯酸标准滴定液。使用前校准,确保刻度准确。

(二)试剂

1.高氯酸标准滴定液(0.1mol/L):用于滴定样品,其浓度准确性至关重要。需定期,确保浓度无误。保存于棕色瓶,避光、低温,防止浓度变化。

2.冰乙酸:为样品提供反应环境,增强碱性较弱胺的相对碱性。选择分析纯级别,保证纯度,使用后密封保存,防挥发、吸水。

3.三氯甲烷:辅助样品溶解。若样品在冰乙酸中溶解不佳,加入适量三氯甲烷。使用时注意其毒性,在通风良好处操作,用后妥善处理。

三、实验步骤

(一)样品准备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0.2g 样品,至小数点后四位。将样品置于洁净干燥的滴定杯中,加入 50mL 冰乙酸。若样品溶解困难,再加入 10mL 三氯甲烷,置于加热装置上微温搅拌,直至样品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备用。

(二)仪器参数设置

1.打开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JH-T7 电源,启动仪器,等待自检完成。

2.进入参数设置界面,按以下要求设置:

*滴定模式:选择动态滴定,仪器根据电位变化自动调整滴定速度,保证滴定准确性和高效性。

**小添加体积:设为 0.02mL,实现滴定液微量添加,提高滴定精度。

*电极平衡时间:设置为 4s,使电极在测量前达到稳定状态,确保电位测量准确。

*预搅拌时间:设为 10s,让溶液充分混合,保证反应均匀性。

*电极平衡电位:设为 1mV,保证电极处于*工作状态。

*滴定速度:选择标准速度,兼顾反应充分性和实验效率。

*结束体积:设为 20mL,根据预计滴定体积和实验需求调整,防止滴定过量。

*预滴定添加体积:设为 0mL。

*电位突跃量:设为 150(参考标准和经验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用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滴定前平衡电位:设为 10mV,保证滴定开始前电位稳定。

(三)滴定操作

1.将非水复合电极小心插入滴定杯溶液中,确保电极头部完全浸没且不接触杯壁。

2.把滴定管安装在滴定仪上,检查连接是否紧密,无漏液。吸取适量高氯酸标准滴定液,排除滴定管内气泡。

3.启动滴定仪,开始滴定。滴定过程中,仪器实时监测电位变化,自动绘制滴定曲线。当电位发生突跃达到设定的电位突跃量时,滴定仪自动判定终点,记录滴定体积。

4.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即不加样品,按相同步骤加入冰乙酸、三氯甲烷(若有),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液滴定,记录空白滴定体积。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记录

每次滴定完成后,及时记录高氯酸滴定液浓度、取样质量、滴定体积、空白滴定体积等数据。进行 3 - 5 次平行实验,确保数据可靠性。

(二)浓度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胺值

 

式中

W 为胺值(mgNaOH/g);

V1为滴定样品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Vo为滴定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高氯酸标准滴定液浓度(mol/L);

m 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利用滴定仪数据处理功能自动计算,或手动计算后对比,保证计算准确性。

(三)结果评估

1.重复性评估:计算平行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若 RSD 在允许范围内(如小于 2%),表明数据重复性良好,实验精密度高。

2.准确性评估:采用已知胺值的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对比测定值与标准值,计算相对误差。若相对误差在合理范围(如 ±5% 以内),证明实验方法和仪器操作准确可靠;否则,检查实验各环节,查找原因并重新实验。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全面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电极性能是否良好。定期校准滴定仪,维护电极,确保仪器准确性和稳定性。

2.高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操作时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若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3.冰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使用后密封保存。三氯甲烷有毒,操作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蒸气,用后按规定处理废液,防止污染环境。

4.滴定过程中,避免溶液溅出或电极碰撞。若溶液出现异常(如变色、沉淀),立即停止滴定,分析原因并处理。

5.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滴定杯、电极等器具,妥善保存仪器设备和试剂。对实验废液分类收集,按环保要求处理,防止污染。

 


上一篇: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售后服务
下一篇:土壤温度水分观测仪售后服务